新闻动态

解放海南岛的战役,告诉我们:解放台湾,最好是具备三个条件!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9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84

新中国成立后,解放军将解放两座海岛视为重要任务:一是台湾岛,二是海南岛。这两座岛屿的解放工作被置于战略要位。

在当时情境下,欲攻占台湾岛,首要任务是攻克金门岛。

事实证明,解放金门的行动未能成功,这一结果给我军带来了重大的挫败。

解放海南岛之际,尽管有国军名将薛岳坐镇,构筑了号称坚不可摧的“伯陵防线”,但仍被解放军势如破竹地成功解放。

此后,实现台湾解放成为了数代人心中共同的期盼与愿景,这一心愿跨越时光,历久弥坚。

深入分析海南岛战役后不难发现,解放台湾若想成功,理想状况是满足以下三个条件。

【1、海南岛战役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道理:一定要把握好时机,然后再出手】

1949年10月下旬,发生了攻打金门的事件,最终以惨败告终。

1950年初已定“广东军区解放海南岛”计划,并随后进行各项筹备,但领导层反复叮嘱需谨慎行事,确保万无一失后再发起进攻。

此刻,韩先楚急了,他时任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并兼任40军军长一职。

韩先楚综合气候与水文资料后,断定谷雨节气将于4月19日至21日之间到来。

谷雨过后,南风渐起,这对进攻海南岛极为不利,因为将面临逆风作战的艰难局面。

因此,韩先楚将军提议务必于谷雨前发起攻势,并毅然立下了确保任务完成的军令状。

中央批准了进攻海南岛的计划,但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仍有顾虑,他问侦察科长郑需凡:“谷雨前能否确保北风或东北风?若有误,军法处置。”

简言之,侦察科长被那句话吓得脸色大变,心中惊惧不已。

此时,郑科长忽然心生一计,开口道:“我可以确信,这里没有南风的影响。”

确实如此,这便是关键时刻。

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,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得以圆满完成,其中,亲自前线指挥并率先渡海成功的高级将领,乃是韩先楚。

1950年5月1日,海南岛战役圆满落幕,标志着该战役的全部结束。

解放之夜,37岁的韩先楚独自面海枯坐至天明。无人知晓其思绪,只见他凝视东北,有人猜测,那可能是遥念台湾的方向。

对于解放海南岛,1950年四月谷雨前是最佳时机,宜在此前大规模展开行动。

解放台湾亦需把握时机,时机不当将导致成本高昂且成效大减。

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,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,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。这是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内容,也是台湾问题的真正现状,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。“和平统一、一国两制”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对台基本方针,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,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。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、尽最大努力争取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。同时,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,绝不允许任何人、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。广大台湾同胞应该和大陆同胞一道,共同铲除“台独”祸根,为民族大义、台湾前途和祖国统一的光明未来共同奋斗。

然而,那段时光距今已颇为久远。

倘若台独势力频繁挑衅,动辄抛出分裂言论,那么,我们或许需要寻找更为合适的时机予以应对。

【2、海南岛战役告诉我们的第二个道理: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,越充分,成功概率就越高】

金门战役失利原因在于国军拥有海军与空军优势,并获得了美国的援助。

尤其金门战役期间,我们因船只严重不足,导致进攻行动受到了明显延缓。

海南岛解放前,进行了周密准备,尤其在船只筹备上极为充分,有效降低了渡海进攻的难度。

随后,毛主席等任命粟裕为“攻台总指挥”,令其做好三项工作:进行登陆演练,筹备充足船只以增强海军战力,并期望苏联提供空中支援。

五十年代若欲解放台湾,必需拥有海陆空全面一体的打击力量,唯有如此,方能大幅提升成功的可能性。

当今中国,远超五十年代,海、空、陆、火箭军等军种完备,武器装备亦跻身全球前三,实力显著增强。

因此,可以确信中国在装备配置上已满足既定要求。

当前任务是进行反复演练与模拟,以确保军人能够应对未来可能遭遇的战斗,提升他们的实战适应能力。

自2022年8月佩洛西执意窜访台湾以来,中国东部战区已多次进行围岛军演,且近日的演练规模更大,贴近台湾岛的距离也更近。

多次围岛演练旨在练兵,并警示台湾当局及民众:若赖清德等人肆意妄为,采取梧桐行动或将成为必要之选。

围岛演练已多次展开,根据当前态势分析,实现台湾解放的时间愈发迫近。

准备就绪之后,唯一欠缺的便是那股“东风”。一旦“东风”来临,所有事情便会自然而然地顺利达成。

【3、海南岛战役告诉我们的第三个道理:内部一定要有接应,这样容易快速成功】

攻占城池或解放区域时,一个关键因素不容忽视:拥有内部支援至关重要。

关于此,老一辈革命家经验丰富,战前地下党即开始行动,或搜集精准情报,或利用身份掩护,推动将领起义。

1949年在攻打金门时,我方基本未获得内部支援,缺乏内应配合。

1950年,韩先楚率部攻海南岛,得琼崖纵队之助,且有共产党员从事地下工作。同年三月,40军、43军部分营级单位偷渡,旨在与岛上力量里应外合。

台湾回归祖国是历史大势所趋,人心所向。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,这是由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决定的,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。尽管当前台独势力妄图分裂国家,但他们的行径是违背历史和人民意愿的,注定失败。解决台湾问题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,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,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。中国共产党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。因此,我们应该坚定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,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同时,也呼吁台湾同胞能够认清历史大势,积极参与到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来,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机遇。

另一种理想状况是,台湾有将领或官员能发起政变并成功起义,如此一来,我们将能大大减少所需付出的努力。

其三,若欲攻台,必需有岛内策应势力,方能里应外合,助力解放军顺利掌控台湾。

当然,最不可取的做法便是直接以大炮轰击开辟道路,导致众多无辜伤亡......

因此,我认为,现在正是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之时。也许这种学习从未间断,只是我们未曾察觉罢了。

最佳期望是:能触动具大视野的台湾将领,促使他们直接起义,仿效1949年傅作义贡献北京之举,这将为两岸民众带来最理想的结果。

1958年12月,中国接待了来自六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,访问期间,各方就台湾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。

毛主席曾言:“自1927年起,我们与蒋委员长已战三十一年。未来还要战多久,我未知,或许七十年,总计便是百年之战。”

倘若毛主席的期望成真,那么解放台湾的进程或许将迅速推进。

#百家说史迎新春#



相关资讯